一、基本信息
作者:张正斌
开本:16开
定价:35 页数: 272
出版时间:2012-09-01
ISBN号:9787508065915
印刷时间: 2012-09-01
出版社:华夏 版次: 1
商品类型:图书 印次: 1
二、内容提要
《中医古法里的居家养生经(图文版)》由张正斌主编,还原最真实中医偏方,防治最常见大小疾患(纯食材配方,最齐全、最安全、最有效)告诉你常见病、慢性病怎么吃、怎么养据调查,我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5%,45%的慢性病患者死于70岁之前,慢性病已成为最大的“健康杀手”!频繁看病吃药会降低人体免疫力,而且“是药三分毒”。懂得一些居家保健知识,不仅能防患于未然,即便有轻微不舒服,也能自行调养恢复健康。所以说,病要治,更要养。养生还得靠中医!如果你是忙碌的上班族,希望进行中医养生保健,防治大小疾患,同时又关心亲人朋友的健康,那么本书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中医古法里的居家养生经(图文版)》为你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的食疗偏方,流传千年的中医养生保健法,集治病、防病、养生于一体,适用于全家人!
精 彩 页
01 牙痛要从调养肾脏开始 牙齿不好,中医认为是肾出了问题,“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所以,牙痛要从调养肾脏开始。 牙齿是脏腑健康的“晴雨表” 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就是笑容了,但是如果你牙齿上长满牙垢,又黑又黄,齿端此起彼伏,那么你最好换成笑不漏齿的微笑。在一个注重外表的时代,牙齿的形象尤其重要,它会影响你的人际交流。 牙齿不好,中医认为是肾出了问题,“肾主骨,生髓,齿乃骨之余”。比如,一旦出现蛀牙,中医则会让你从调养肾脏开始。 根据中医“藏象学说”,中医的肾,包括肾脏及“肾经”的经络。这个经络又有它许多表现在外的物质器官,例如肾主耳、肾主骨骼。骨骼不强壮,就是肾不强壮、肾不好了,所以表现在外就是蛀牙了。 (1)有的人经常刷牙可是他的牙齿还是被蛀蚀,那是牙骨质不好,同时也表明肾不太好。 (2)如果一个成年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这多为肾气亏乏所致。 (3)如果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 (4)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可能缺钙或经常不刷牙。 (5)如牙缝变宽,并伴有牙龈出血,可能患有糖尿病、甲亢等疾病。 (6)如果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易生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应提高警惕。 总之,牙齿是身体健康,特别是肾、肠胃变化的“晴雨表”,是要特别呵护打理的门面! 你属于虫痛,还是风痛 龋齿牙痛,是指由于牙体出现蛀孔,饮食时食物嵌塞于龋洞,受冷热酸甜刺激后,所引起的牙痛。古代中医把牙痛分为“风痛”“肾虚”“虫痛”“风热痛”等。下面,我们主要讲一下“虫痛”“风痛”怎么治。 ●“虫痛”怎么治 古代中医认为蛀牙是牙齿里有虫子,使得牙齿疼痛,中医叫作“虫痛”。 (1)盐。牙痛的时候,可以用盐水漱漱口或将盐抹在牙齿上,或用香蕉皮蘸上少许盐,然后咀嚼,可以止痛。 (2)松节。就是松树的枝干。性苦温,可以治疗骨节风湿。松节还能化毒杀虫,蛀牙有洞时,可以用松节脂塞进去,古人认为塞进去了以后,虫子就会从里面往外跑,蛀牙也就好了。 (3)芦荟。芦荟也是一种好药,芦荟性味是大苦大寒,但能够清热杀虫,因为大寒所以能清热,因为大苦所以能杀虫。 (4)胡桐泪。有一种药叫胡桐泪,就是在胡桐树上打一个洞,里头会流出汁液,称为“胡桐泪”。它的性味有点接近芦荟,苦咸大寒,咸可入骨,并且软坚,大寒能够去热。把胡桐泪磨碎,再用毛笔将粉末抹在牙齿疼痛的地方,可以治疗牙痛。 ●“风痛”怎么治 牙龈红肿或溢脓造成的牙痛即为“风痛”。 (1)独活。又称“独摇草”,古人发现独活这种植物,是有风不动,无风反摇,所以又称它为“独摇草”。在文潞公写的《药准》里记载,将独活、地黄等研末,每次吃三钱,就可以治疗“风热”型的牙齿疼痛。 (2)升麻。升麻不但是风药,而且它还能泻阳明经的火。古人认为牙齿疼痛分属两个重要的经脉,上牙疼痛属“足阳明”,下牙疼痛属“手阳明”,所以牙齿疼痛都算是阳明有病。升麻入足阳明、足太阴,是脾胃引经药,也可以入手阳明和手太阴,也就是肺、大肠经,有散风邪的作用。葱白与升麻一起入药服用,葱白可以散阳明风邪,治风痛的毛病。 有一种药方叫“清胃散”,里面有石膏、升麻、黄连、甘草等,用来治疗牙痛效果很好。其实,清胃散不仅能用来治齿痛,还能治疗牙龈疼痛,它能升发火郁、升阳气,这是升麻的主要作用。 (3)胡椒。胡椒是我们常用的食物调味料,性温热,能治疗胃寒、胃强脾弱。胡椒是辛热纯阳的药物,可以热来引热,胡椒与另一种暖胃的用药荜茇一起磨成粉,抹在浮肿疼痛的牙齿上,就可以治疗牙齿的风痛。 叩齿、咽唾法,保护好牙齿 “百物养生,莫先口齿”。古代养生家对护齿很重视,总结出了许多有关固齿保健的方法。其中,“叩齿”和“咽唾液”是其中重要的两项。 ●叩齿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是古代中医总结出来的一种牙齿保健方法。《修齿要旨》中介绍长寿经验时说:“每晨醒时,叩齿三十六遍。”中医认为,牙齿与肾脏关系密切。“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也就是说,肾脏能支持骨骼生长和骨髓的生成。牙齿是人体骨骼的一部分,牙齿松动,与肾气虚衰及气血不足有关。常叩牙齿,能强肾固精,平衡阴阳,疏通气血,畅通经络,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叩齿能对牙周组织进行生理性刺激,可促进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兴奋牙神经和牙髓细胞,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和再生能力,使牙齿变得坚硬稳固,整齐洁白。 叩齿方法很简单:放松精神,口唇微闭,心神合一,默念叩击。臼牙三六,门牙三六,轻重交替,节奏有致。每目早晚各做一次。 ●咽唾液 从传统养生观点来看,叩齿结束,辅以“赤龙搅天池”,即叩齿后,用舌在腔内搅动,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数次,可按摩齿龈,加速牙龈的营养血供,然后可聚集唾液,分次吞咽。中医认为,唾液能维持口腔的清洁,帮助浸湿、软化食物,以利吞咽,其中含有的淀粉酶,可以帮助消化。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唾液中含有免疫球蛋白、氨基酸、各种酶和维生素等,这些物质能参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增强免疫机能。养生学家把唾液称为“金津玉液”,同精、血一样,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叩齿、咽唾的养生方法,贵在持之以恒。 古法小妙招 刷牙也是很重要的保健牙齿的方法。古代中医还用一种旱莲草来刷牙,旱莲草是专门补肾的草药,把旱莲草药磨成药粉用来刷牙,可以补肾、健齿、乌发。除了用牙膏以外,咀嚼口香糖、槟榔、茶叶等也是不错的洁牙方法。 P2-6
二、作者简介
张正斌,著名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曾供职于华西医大附属医院肿瘤科。1987年成立张正斌中医诊所,在中医治疗肿瘤、骨科、妇科疾病方面多有建树,尤致力于研究、传承中医养生之道,学生遍布海内外。近年来多次赴欧洲讲学、行医。
三、目录
第一章 中医古法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1.牙痛要从调养肾脏开始
2.咽喉炎、扁桃体炎,清热解毒是关键
3.胃病反复治,不如治反复
4.饮食保健,防治痢疾
5.对付流感,三分治七分养
6.勿将过敏性鼻炎当感冒
7.食疗+保健,扫除痔疮隐患
8.脚气反复发作,快消灭感染源
9.膏药+药酒,治疗风湿病
第二章 居家养生,要治疗更要会保养
10.哮喘病的防治之法
11.食疗保健,防治冠心病
12.癌症要命,别慌心神
13.高血压祸患多,肉食者要注意
14.爱护好心脏,淡泊七情六欲
15.胆囊不利,忌肥甘厚味
16.骨质疏松勤补钙,低盐饮食是关键
17.前列腺病的防治之法
18.调理饮食习惯,防治慢性疲劳
19.睡硬板床,防治腰肌劳损
20.抑郁症、失眠的自然疗法
第三章 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呵护
21.运动+饮食,瘦身变轻松
22.中医疗法,治厌食症
23.美容老偏方,肌肤嫩如水
24.饮食+按摩,乳房变丰满
25.经期多调理,饮食+泡脚
26.孕期调养,科学胎教
27.母乳喂养,最优养育
28.儿童营养,粥汤最宜
29.饮食+静坐,补脑抗疲劳
第四章 食补与食疗,安全有效最重要
30.食物还是毒物,看你怎么搭配
31.饮食排毒,天然健康
32.药粥养生,滋补疗疾
33.茶饮瘦身,养生延年
34.妙用生姜,能除百疾
35.一日吃仨枣,贫血就能好
36.南瓜价值高,养生又疗疾
37.药酒保健,饮之有度
38.食疗养生,巧治糖尿病
第五章 疾病防治,日常养生
39.养生要从养肾开始
40.养肝保肝,春季最佳
41.夏日中暑,饮食调养
42.药浴保健,养性疗疾
43.冬季皮肤的自然保养之道
44.体味难闻,疾病预兆
45.脱发不用愁,民间有偏方
46.明目食物,防治眼疲劳
47.痘痘不可怕,远离糖油辣
48.治烫伤,不留疤
49.中医小妙招,防治传染病
50.练练太极拳,能活到天年
第六章 中医常用养生招
51.针灸养生,百般玄妙
52.膏药治病,疗效显著
53.看气色,辨病情
54.身体大问题,切脉就能知
55.揉捏拍打,按摩养生
56.耳穴有大用,瘦身又疗疾
57.中医疗心,注重德行
58.音乐疗法,为心减压